摘要:有些人認為,腦血管意外病人住進醫院,吃上藥、輸上液就萬事大吉了。正是這種錯誤認識,患者多數患
有些人認為,腦血管意外病人住進醫院,吃上藥、輸上液就萬事大吉了。正是這種錯誤認識,患者多數患病3個月后才進行康復治療,已錯過了最佳康復期,均不同程度地留有后遺癥,導致了許多病人的殘疾,嚴重影響日后的生活質量。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中風1年后的患者中,得到過早期康復訓練者僅占60%,從未采取過任何康復措施的卻高達42.4%。
協仁康復理療師解釋說,腦血管意外病人常可有肢體癱瘓,語言、認知等一系列障礙,如果不進行或不及時康復,極易留下終身殘疾。因此,對腦血管意外患者的藥物治療只能算完成了疾病治療任務的一半,更艱巨的任務是通過早期和持續的康復訓練,使他們盡可能地恢復正常的功能。
協仁康復理療師特別提醒腦血管意外患者,切忌犯兩個錯誤,留下終身遺憾。其一,一味長期臥床靜養,導致肌肉和神經的繼發改變,如肌肉萎縮、關節攣縮等,給康復帶來困難。這在康復醫學上稱為“廢用綜合征”。其二,提倡早期康復訓練,并非隨意亂練,必須在康復專業人員指導下科學地訓練,否則將引起“誤用綜合征”。 協仁康復理療師舉例說,中風病人腦損傷后,常常上肢屈肌張力高,甚至處于痙攣狀態(手指、手臂向內屈曲,不能伸直),但有些病人由于不懂康復知識,在本應鍛煉手和臂的伸展功能時,卻使用一種練握力用的“橡膠圈”拼命地練手的握力或用各種方法練習拉力,結果是強化了屈肌。越練手指和肘關節越伸不直,長時間鍛煉的后果是加重了手和臂的病態姿勢和功能障礙,糾正起來很費勁。當然,中風偏癱病人不是不要肌力訓練,問題是要科學地訓練。
今年50歲的金先生9年前患中風落下了殘疾,走起路來右臂屈曲,右腿“劃圈”。進入協仁醫院開始康復治療后他才明白自己的殘疾緣于錯誤的康復訓練方法。他十分懊悔地說:要是早了解這些知識該多好啊!
協仁神經內科醫生采用康復訓練+物理療法的綜合康復理療方法,予以針灸+藥氧改善腦部血液循環;針對手腳沒勁、肢體活動不利、行走不穩,進行肢體康復訓練、行走訓練 ;利用腦電仿生電刺激儀進行電療治療,已使數位腦血管意外患者擺脫了殘疾的陰影。這些方法和技術科學的對腦血管意外患者進行專業的指導,能防止并發癥,減少后遺癥,促進腦中風患者的功能康復。訓練腦血管意外患者的一般順序是:從仰臥到側臥,由側臥到坐起和坐的平衡,再由坐到站和站的平衡,最后練習行走。訓練上肢和口、面部功能要貫穿其中。
腦血管意外患者接受直立床站立訓練 協仁醫院配備的腦電仿生刺激儀
協仁神經內科醫生告誡患者,康復訓練一定要循序漸進,貴在堅持,切忌急于求成。鼓勵大家,無論病情多重,只要有毅力,早期康復,堅持科學訓練,都會有程度不等的收獲。
注: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腦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復護理方法請繼續關注銅仁協仁男科醫院網站,更多詳情請咨詢全國>>免費熱線:400-0066-559 <<
協仁投資管理(銅仁)有限公司,針對我國老齡事業的發展需求,采取公益性事業市場化運作方式,構建融老年養老養生、老年醫療護理、年 康復醫學為核心業務的老年服務產業鏈,打造"協仁"養老連鎖優良...[詳情]
地址: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東太大道323號
乘車路線:公交:742路,北嘉線,562路,750路,859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