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國老齡辦10日發布2012年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城鎮空巢老人比例達55%。與此同
全國老齡辦10日發布2012年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城鎮空巢老人比例達55%。與此同時,城鎮老年人愿入住養老機構的比例10年間一直在下降。那么,銅仁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銅仁市老齡委一份最新調研報告顯示,銅仁有56%的老人與配偶一同居住或獨自一人生活,子女不在身邊。不過,這些處于“空巢”狀態的老人在選擇養老形式時,絕大多數更樂意住在自己的家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于銅仁,現在急待增加的,不是普通意義的養老院,而是具有醫療護理功能的老年醫院。
“空巢”正在增多 孤獨感卻明顯下降
家住養蠶里的余老伯今年67歲,兩個女兒一個嫁到了青島,一個則在合肥。雖然和老伴的“空巢”生活已經有些年頭了,但除了2006年大女兒分娩時外出住過一段時間,他們并不愿去外地和小輩同住。“生活環境沒銅仁好,東西也吃不慣。”余老伯在銅仁喜歡找朋友喝茶聊天、旅游,老伴則上老年大學,生活逍遙自在得很。對于今后的生活,老兩口曾打算等腿腳不便時就找家老年公寓安度晚年,但始終沒有下定決心。“養老院畢竟不如家里,生活了幾十年的環境,不是說改變就能改變的。再說,受人管束的生活,我們也不一定能習慣。”另外,房子也是老人的牽掛。余老伯告訴記者,住養老院需要一筆額外的費用,而家里這套房子則空關著,“一進一出,似乎不大合算。”
早在1982年,銅仁就已步入了老齡化社會。截至2012年初,銅仁60歲以上老人已占全市人口總數的24.5%,并且每年還在以4-5萬的速度凈增。預計到2015年,銅仁老年人口將超過150萬。據銅仁市老齡委一份最新調研報告顯示,銅仁有56%的老人與配偶一同居住,或獨自一人生活,子女不在身邊,處于“空巢”狀態。
“正常來說,這部分老人入住養老機構的意愿是最強烈的,但銅仁情況卻并不如此。”銅仁市老齡辦工作人員表示,作為經濟社會發展較快的地區,銅仁家庭養老保障和照料服務扶持政策都比較完善,例如老人助餐點、日托所基本已經覆蓋市區的所有社區,“虛擬養老院”每月定期提供免費的家政服務和日常照料等。
需要指出的是,空巢老人不斷增多,是子女數減少和人口流動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這種社會變化,身處改革開放前沿的銅仁老人能較好的理解,他們中的越來越多人心態呈現年輕化,通過交友、旅游、參與社會活動來實現自我價值的延續,因此孤獨感呈明顯下降趨勢。而且銅仁老年人大部分擁有自己產權的住房,所有這些因素,都使居家養老的意愿始終占據主流,與全國調查的結果相吻合。
發展醫院應對高齡與空巢
今年年初,家住郭巷的楊阿婆不慎摔斷了腿,由于一直在家臥床,左臀上長了一個碗大的褥瘡。“不是照顧不周,三個小輩都要上班,我83歲了也是有心無力。”說起老伴的病情,賈阿爹至今仍是感慨不已。幸好后來住進了吳中區頤和家園醫院,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一個月不到褥瘡已經收口并長出了新肉。賈阿爹告訴記者,自己曾經對養老院嗤之以鼻,但這次的經歷使他明白,不服老不行。“年紀大了,有個頭疼腦熱,及時就醫才是正經。這里管吃管睡,關鍵是隨時有醫生‘保駕護航’,讓人放心。”考慮到老伴今后行動不便,賈阿爹和子女商量著,以后就搬到頤和家園養老。
“帶有醫療護理功能的養老院,是銅仁目前亟需的養老機構。”銅仁市老齡辦主任石波濤表示,根據銅仁市老齡委最新的調研報告顯示,有53%的受訪老人認為自己不太健康或病情嚴重,其中患有高血壓、關節炎、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慢性病的占多。在認為自己不太健康的老人中,有3%的老人存在失能狀況。這部分老年人進入醫院養老,將是今后的趨勢。
上一篇:滬東首家運動康復中心落成 下一篇:2013年度醫院最新收費辦法
協仁投資管理(銅仁)有限公司,針對我國老齡事業的發展需求,采取公益性事業市場化運作方式,構建融老年養老養生、老年醫療護理、年 康復醫學為核心業務的老年服務產業鏈,打造"協仁"養老連鎖優良...[詳情]
地址: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東太大道323號
乘車路線:公交:742路,北嘉線,562路,750路,859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