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人口老齡化已成為當前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勞動能力減退等原因,擁有大量的空余時間。在物質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強,如何讓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充實多彩,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
老年人不僅需要衣食住行的滿足,更需要心理上的滿足。因此,協仁醫院主動了解老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對其心理關懷與生活照顧并重,把老人視為自己的親人。協仁醫院特聘國家級心理診療師同時所有醫護人員對社會學、心理學等方面知識都有專業的學習,能獨立有效地運用于老年人的全心身護理上。全體醫護人員在工作中誠懇親切,禮貌用語,主動熱情。我院心理診療師說:“老人心理比較脆弱,如果我們在乎他們,他們會很滿足,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我們護士及護工會經常使用一些真誠的贊美性語言,如‘太棒了’、‘做得很好’、‘您真了不起’等使老人感到自我價值的存在。”
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老人的心理,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更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協仁醫院除了為老人創建一個安靜、舒適、清潔的居住環境外,也在為老人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做努力。通過定期組織老年人學習心理、保健等知識,提高老年人的自我調節意識。協仁醫院副院長說:“在工作技巧上,我們要求護理人員應盡量使用幽默形象的語言,減少老人對護理員的陌生感。用熱情的態度、積極的行為拉近與老人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要學會控制情緒,以一種健康樂觀的精神面貌去感染老人,做到微笑服務,在老人心中樹立起可親可信的形象,使老人有心事愿意主動傾訴。如護理員上班時與老人一一問好,下班臨走時與老人婉言道別;碰到老人遇到困難時主動提供幫助,利用生活的點點滴滴慢慢感化老人,讓老人感到我們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父母。”
老人心理關愛工作需要社會的廣泛支持和配合。目前,社會老齡化、家庭小型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依靠社會團體和家屬個體的力量顯然不夠,這就需要社會的支持,讓更多富有愛心、充滿熱情的人士參與到老年人服務工作中來。
協仁醫院呼吁相關部門、家庭、社工、義工等形成合力,都重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將溫暖、關愛送到老年人心里。心靈溫暖了,老年人才會真正擁有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的美好晚年生活。